在網路上看到一段影音,是個日本的綜藝節目,節目中邀請了許多藝人參加挑戰,最後的勝利者將可以拿到1千萬日幣的獎金。挑戰的內容很多很廣,像是怎麼用1000元買到最多樣的食物、誰能利用搭便車最快從出發地到達目的地、把冰箱裡的食材變化出多樣的料理等等。其中一個挑戰項目特別吸引我的目光,就是讓藝人在30分鐘內撥電話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同事借錢救急,金額最高而且人數最多的前5人將進入決賽。
經過一場新冠肺炎後,我有些周遭的朋友因此而丟了工作,一位在旅行社上班的好友就是如此,幾個月前根本就是完全斷絕了收入,一斷就是四個月,直接前陣子疫情趨緩了才回到旅行社上班。另一位則是自己在士林開間小店賣衣服,別說是觀光客,連本地的遊客也不見蹤影,只能忍痛收攤承擔虧損。大多數的朋友都是申請補助或是跟親朋好友借錢調頭寸,但是沒工作借錢該怎麼還呢?沒工作借錢的困難度會不會很高?沒工作借錢豈不是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中呢?
按民法第四百七十七條:「利息或其他報償,應於契約所定期限支付之,未定期限者,應於…
這陣子在報紙上看到一些社會新聞都跟借錢有關,我自己本身也因為姐姐四處借錢闖禍而傷透腦筋,所以好幾次都懷疑自己,借錢這件事到底是在幫人還是在害人?我是不是不應該從事借錢服務的行業?但這些負面的念頭很快就消失了,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,借錢借的對就是幫,借錢借不對就是傷,借錢給對的人就是以錢生錢以錢解困的最好方式,借錢給錯的人不但錢有可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,借錢的人也可能淪落至更艱難的狀況而萬劫不復。就拿我自己的姐姐來說,挖了東牆補西牆的借錢方式,就是最糟糕的例子。
在討論身份證借錢或是用其他證件借錢之前,我還是希望能用心良苦的提醒大家,如果你現在有金錢上的困難,或是需要一筆錢做什麼事,最直接與最安全的方式,仍然是跟銀行金融機構借錢,畢竟不是每個民間單位都是合法並秉持著互助良心在借錢給你們,所以還是得再三思考為重。如果銀行金融機構你都已經試過而且求助無門,所需借錢的金額也不會太大,或是你急需錢用迫在眉睫,而且你能確保自己具有還款能力的情況下,民間倒是蠻多身份證借錢的方式,讓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借取所需的金錢。
過了一個端午節連假重新回到工作崗位,想必大家今天起床都特別掙扎吧!哈哈,我自己個人就是這樣,趁著連假好好地跟朋友去宜蘭遊玩放鬆,不趕人擠人的行程,倒是看著大海耍廢發呆讓自己的身體著實充電不少。期間接到一個好朋友的電話,非常沮喪的告訴我,電視上那種詐騙新聞活脫脫的發生在他身上,讓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。在述說這個傻瓜的悲慘經歷前,我真的要再三再三再三的提醒各位,人在江湖遇到借錢救急都是難免的,但借錢之前多做幾個預防求證的步驟,就能避免掉不必要的損失。
一般所稱借款,法律上稱為消費借貸。 按民法第四百七十四條第一項:「稱消費借貸者,…
借錢怎麼可能不求人?要借錢就是得欠人情啊?借錢如何才能理直氣壯?對啊,我也常在這個問題,從事借錢這行業也好多年了,無論是打電話過來詢問或是直接上門來接洽的,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很柔軟的態度,甚至求著我們借錢給他。但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不必苦苦哀求呢?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,為什麼你得苦苦哀求別人借錢給你,原因無非是你正處在很急迫的狀態,或是你在親友間或是銀行間已經信用薄弱,甚至你前債未清後債又起導致你必須卑微的向人借錢,這些都是人在借錢的時候最不應該發生的情況。
疫情已經漸漸趨緩,各行各業也開始進入恢復期,雖然前天多了兩個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,但只要不是本土型案例發生,我真的認為台灣能走出新冠肺炎的陰影,重回往日的繁華光景。之前也提到,因為疫情影響的關係蠻多人來借錢,希望這些朋友只是一時受困,等到經濟情況有所改善時,能慢慢將債務還清。今天就有個先前來借錢的攤商打電話告訴我們,這兩個星期人潮都回到了街上,應該再一陣子就能把債務還清了,客人來清償債務當然是最好不過了,但更高興的是經歷過肺炎風暴後的重生再起。
有個長輩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,把自己手邊的股票低價拋售,因為當時有非常多的小道消息,有人覺得新冠肺炎的疫情應該會持續到年底,有人則是認為美國陷入疫情風暴後會經濟崩盤,所以蠻多人在股市很低潮的時候乾脆認賠殺出,至今卻後悔不已。我個人是沒有辦法像他們一樣,將鉅額資金投注在股市裡,我就是趁股市低迷的時候,跟親友們借錢周轉買了些比較穩定的股票,像是台積電或是大立光之類的,這幾天股市連續開出紅盤,當初低價買進的股票也確實賺了一些錢,讓我覺得當時跟親友借錢借的非常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