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錢容易還是還錢容易呢?對我個人來說,只要有心肯負責任,借錢跟還錢一樣容易,如果心存僥倖或是不遵守承諾,借錢還錢都是件困難事。記得好多年前各大銀行推出現金卡的服務,在那個時候讓很多人都陷入財務危機當中,現金卡的利息非常高,可借錢的金額也不小,但是辦理申請的門檻卻非常低,我有位晚輩就是同時辦理了四家銀行現金卡,借錢提領的金額將近百萬元,卻因為利息過高無法每月按時給付還款,最後淪為卡奴只能債務協商,信用被大大打了折扣,至今這個信用瑕疵讓他連一張最低金額的信用卡都無法申辦。
看到電視上那位在台東車站四處借錢的伯伯,真的是心有戚戚焉,先來講伯伯的故事好了,這位伯伯多年來都在台東車站找民眾下手借錢,理由都是想借錢搭車回家,老人家一臉誠懇又可憐兮兮的樣子,很多人都立馬掏錢幫助他。只是好幾年了,伯伯依舊在台東車站詐騙借錢,也不曾看他真的上了火車回家,最近才又被媒體爆料。這讓我想起去年在台北轉運站遇到的一對母女,也是一開口就要借錢幾百元,當下一時心軟就拿了兩千元幫助她們,後來才輾轉知道這母女也是詐騙集團之一。
年初的時候一位朋友來跟我借錢周轉,去年開始他就計劃開一間自助餐店,與其他店家不同的地方是,他設計出非常多種菜單,適合各種減肥方式的人食用。雖然這筆借錢的金額有點大,但聽完朋友的完整計劃後,我倒覺得這借錢借的很值得。像有些人利用生酮飲食減重,有些人則是以澱粉斷食法減重,於是他就決定幫忙這些想要減重的朋友設計一系列菜單,然後寫成APP程式讓顧客購買,並結合外送平台提供外送服務。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,許多產業都受到嚴重衝擊,反而是宅經濟因此崛起,朋友的減重減脂自助餐受到蠻多顧客歡迎。
今天的文章比較沉重,平常寫其他人的故事習慣了,沒想到此刻借錢故事裡的主角換成了是我。不知道大家的親朋好友們中有沒有像這樣的人,三不五時就跟你開口借錢,甚至四處借錢讓自己的信用名聲盡失,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。我的親姐姐就是這樣的情況,我們是相差兩歲的姐妹,所以朋友圈同學圈多少都有重疊,從學生時期開始,她就有嚴重跟人借錢的常態行為,借錢的金額都不算大,頂多就是借個幾十元一百元買漫畫或是買衣服鞋子的。但隨著年紀增長進入了社會,姐姐借錢的行為就越來越誇張,金額數字也越來越大,總是一屁股債務。
昨天是母親節,早早就計畫好回老家陪老人家好好吃頓飯,雖然平常工作忙沒能常常去探望她,每天的電話問候,每個月抽空回家是一定要的。買了蛋糕並叫上一桌餐廳的好菜,老人家總愛叨念我花費太多,但臉上的表情還是很開心的。一位不速之客在這時候上門了,是住在老家附近的表舅,一開口就是要借錢,也不顧我們一家正吃著飯,硬是把媽媽帶到一旁嚼耳根。只見媽媽走進臥房拿出皮包,從裏頭拿出一整疊的千元鈔票,我才趕緊上前詢問狀況,卻不知道這個動作讓表舅整個暴怒,也讓我老媽過了一個不開心的母親節。
最近大家為了可以領到多少紓困吵的沸沸揚揚的,無論你是領到一萬還是三萬,或是只能跟銀行借錢十萬,真的期盼這次的疫情能趕快過去,讓台灣恢復正常又安心的生活。這週就是母親節,不知道大家打算怎麼慶祝或紀念呢?我自己的阿母倒是很爽快的說希望能收到現金,吃飯啊出遊啊送禮啊就免了,但每逢這種節日,來借錢的人數就會稍微的增加,光是星期一到現在就不少人來借錢,只是為了慶祝母親節或是買禮物而負債,豈不是讓媽媽更難過傷心?
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真的很微妙,嘴巴上說的是有情有義,但真的遇上了事能真的情義相挺的有多少?就拿借錢這件事來說,我相信蠻多人都抱持著不願意跟朋友有金錢上往來的原則,畢竟談錢真的很傷感情,借與不借都是門學問,借錢借的好當然增進彼此的情誼,但如果借錢借到反目成仇,就會變成一輩子的遺憾了。如果你借錢總是碰到軟釘子閉門羹,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原因呢?到底該怎麼開口借錢才不會傷了感情又失了信任呢?
說到借款、借錢或借貸,大部份人在應急的時候,第一時間想的都是要借也是跟認識的親朋…
有個學生時期很喜歡的女生昨天突然打電話給我,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,她已經足足有兩個月沒辦法正常工作,由於她從事的是旅遊觀光業,所以受到疫情的影響很深,這陣子實在生活出了問題,想跟我借錢周轉一下。這樣的借錢景象在這幾個月其實非常頻繁上演,無論是公司借錢出去或是我個人周遭朋友,因為疫情導致生活失控的人比想像中多很多。幫朋友紓困當然是沒有問題,但是這女孩開口借錢的金額有點太大,而且也沒有把為什麼需要那麼多錢的理由說清楚,再加上允諾可以還款的時間得拖到一年後,所以當下我就拒絕了她。
記得很久以前有種詐騙的方式,打電話或是傳簡訊給你,佯裝成是熟人然後開口借錢,這種詐騙手法其實有點亂槍打鳥,成功借錢的機率並不高,受騙對象大多是老人家或是太過單純的民眾。隨著政府單位跟警察單位的宣導,這類的電話簡訊詐騙就越來越少了,民眾如果去銀行郵局要匯出大筆款項,行員們也會特別關切注意。但是身邊的朋友最近血淋淋地遇上了借錢詐騙,這次不是打電話也不是傳簡訊,而是現在幾乎普遍台灣人都有在使用的臉書FACEBOOK。